最佳管理措施的核心要素包括:
(1)修复工程对环境产生的不良影响小于不开展修复工程对环境的影响;
(2)减少能源消耗,鼓励使用可再生能源;
(3)减少材料消耗及废弃物产生,鼓励使用再利用材料;
(4)减少二次污染物生成与排放及保障现场工作人员的安全与健康;
(5)使用全生命周期的方法选取和优化修复技术方案;
(6)通过可持续性评价全面考虑修复的社会、经济影响。
最佳管理措施根据规划、调查、修复技术方案制订、施工、修复后监测与再开发阶段制定。应评估各阶段最佳管理措施的可行性。最佳管理措施的评估需要考虑实际的地块情况与技术条件。
可持续性评价宜作为修复方案比选与设计阶段和施工阶段的最佳管理措施评估依据。可行的最佳管理措施,需进行实施记录和结果评价。不可行的最佳管理措施,应提供筛选依据。
地块规划阶段确定的地块用途是修复目标值和修复方案制定的基础。地块规划阶段融入可持续性考虑有助于绿色可持续修复的实施。供规划决策方参考的最佳管理措施包括但不限于:
(1)优化规划配置,如将学校、医院和住宅等高敏感用地配置在无污染或低污染地块,将工业、绿地等低敏感用地配置在高污染地块。
(2)将需要大量挖方的建设目标规划在需要进行污染土壤大量挖方的区域;
(3)在规划阶段引入污染调查和修复设计从业人员的专业意见;
(4)提高决策过程中利益相关各方的参与性。